当前位置:昱宏生物> 产品知识
栏目类别

初产雏鸡的育雏管理要点

从开产到32周龄这一期间,母鸡所产一日龄雏鸡的体重与母鸡的周龄成正比。此后雏鸡体重慢慢趋于稳定。在此期间母鸡所产雏鸡通常被称为初产雏鸡。

初产雏鸡孵化时胚胎更小,细胞存活率更低,早死更多。可能由于发育上的差异,初产雏鸡的蛋更加不耐长时间的储存。

但是,初产雏鸡和正常雏鸡拥有同样的遗传潜能,只要管理得当,可达到与正常雏鸡同等的的生产成绩。

针对初产雏鸡的生理特点,结合现场实际经验,我们总结了以下管理要点。

一、温度管理

初产雏鸡对低温环境非常不耐受。在孵化过程中,初产雏鸡的蛋产热更少。初产雏鸡单位体重产热也更少(何况其体重本来就偏轻)。

当温度过低时,初产雏鸡也并不会像其他雏鸡那样频繁的‘发出尖叫’。而是安静的承受低温的影响,这样管理者就更加不容易发现其实温度已经很低了。

饲养现场初产雏鸡的一周死淘通常较高,特别是在鸡舍或地面温度太低的情况下。

而温度过高对初产雏鸡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由过热导致的脱水等应激也会表现的更加明显。过热的小鸡会不停喘气,有很高的肛门温度,平均为41.1摄氏度,而舒适环境下的小鸡只有平均40摄氏度(104°F)的肛门温度。

受热应激的小鸡肠道有轻微损伤,因此它们也不能很好的吸收营养。

因此,对于初产雏鸡来说,若想达到理想的生产成绩,管理的重中之重是确保他们始终处于最合适的温度条件下。

雏鸡在最初5天完全没有调节体温的能力,直到2周大时这种能力才逐渐完善。在此之前,它们的温度调节被称为变温(俗称冷血)体温调节。

这意味着,像蛇类和其他爬行动物一样,小鸡的体温是随着环境温度而波动。环境温度高,小鸡体温就高。环境温度低,小鸡体温就低。因此,雏鸡的生存高度依赖于我们提供的适当的环境温度。    

而对于初产雏鸡来说,从变温调节到恒温调节的这一转变过程,也会稍微长一些。对温度的降低也就更敏感。因此更加需要精心的呵护。

为了在变温体温调节的关键阶段,良好的控制雏鸡体温,保证初产雏鸡达到同等的生产成绩。我们制定了以下针对初产雏鸡的温度管理要点。

要点一:温度程序和鸡舍的预温对于初产雏鸡:

空气温度的目标是34-35摄氏度。

垫料温度的目标是30-32摄氏度。

混凝土地面温度要高于28摄氏度。

前14天以前,温度永远不能低于目标温度超过1摄氏度。

冬季育雏时,鸡舍至少提前三天预温。因为,只有当鸡舍地面及墙壁等吸足大量的热后,鸡舍内的空气和垫料才能获得稳定的育雏温度。

预温时间不够会导致雏鸡到场后鸡舍温度和雏鸡体温频繁波动,影响雏鸡生命最关键时期的生长发育。

因为雏鸡的脚直接接触地面,因此地面的温度可以直接影响雏鸡的体温。为了节省燃料,可以分阶段提升鸡舍的温度。

比如:

雏鸡到场前72-48小时:预温至18摄氏度。  

雏鸡到场前48-24小时:预温至22摄氏度。

雏鸡到场前24-12小时:预温至28摄氏度。

雏鸡到场前12小时内:预温至目标温度。

温度测量时,随机的测量不能代表鸡舍的真实情况。在鸡舍左中右三侧,每间隔6米检查鸡舍的温度可以较好的了解鸡舍温度的整体情况。

要点二:适当调整育雏密度

对于初产雏鸡,可适当提高育雏区域的密度。建议为正常育雏密度的1.1-1.2倍。

要点三:时刻监控体温和活动

在雏鸡场后2小时左右测量雏鸡的体温,并在第一天多重复几次,以确保小鸡保持在合适的体温。不建议到场后立即对体温进行检测。

每次检查体温时,分为5组,每组10只,在鸡舍的不同地方选择,总共大约50只鸡。计算出每组体温的平均值以及这50只雏鸡的的平均体温。

雏鸡的正常体温在40-40.6摄氏度之间。高于41摄氏度小鸡会因为太热而喘气,低于40摄氏度会因为太冷而扎堆,雏鸡的肛温是否正常是我们评估环境参数是否合适的最主要因素。在5日龄时,雏鸡平均体温慢慢上升至41-42摄氏度。

如果温度太低或太高(这个时候小鸡往往不采食不喝水),立即做相应的调整。

气温、湿度和空气流动的速度相互作用,都会影响幼雏的体温和舒适度。除了检查体温,还应经常对雏鸡的活动状况进行评估。小鸡是否感到不舒服很容易看出:太热的小鸡为了散热会发出噪音和喘气。

寒冷的小鸡会挤在一起取暖,它们的腿摸起来很凉。

二、饮水管理

在空舍期要选择合适的消毒产品冲洗水线和水球,确保饮水系统干净清洁。

1. 雏鸡到舍前,要冲洗水线。另外由于育雏期间温度高及水流慢,前两天要1-2小时冲洗一次,30米长的水线需要冲洗一分种。

避免水温超过25℃,水温超过26.7℃就会影响水的消耗和每日增重。研究发现鸡最喜欢饮用10-14℃的水,建议将盛水容器不要放在鸡舍内,如果在鸡舍内,即使每隔1~2小时冲洗一次,水温也会迅速的升到环境温度,达到30摄氏度左右,这会影响鸡只饮水及采食。

2. 水线太低,小鸡很难饮水,会造成小鸡饮用水杯中水发生污染。把水线调平,可以让雏鸡脚平放在地面上但能够到乳头。

3. 确保乳头有足够的水流,为初产雏鸡额外多提供水球,让其在0.5米范围内都能饮上清洁的水。鸡舍灯光要明亮,让饮水器里的水或乳头悬挂的水滴反射出光线,吸引雏鸡喝水。

使用普拉松式饮水器育雏时,则要求每4小时擦洗一次饮水器。乳头饮水量的监测:第一周水线的压力过大会造成雏鸡从乳头饮水困难。

适合的乳头饮水量代表着适合的水线压力。检测的步骤是:a)选择离调压器最远的乳头/即水线另一端;b)使用量杯测量,触碰乳头,在自然状态下测定1分钟的水量。

4.  接苗后2小时,要确保75%的小鸡嗉囊中有水有料。小鸡是最好显示器,可用来检验和评价您的育雏工作。

5. 定期抽样检查水质。对于使用活性氯作为消毒剂的饮水,PH理想值是5-6.5之间,氧化还原电位 (OPR)在650-750mv之间。

三、喂料管理

对于初产雏鸡,特别是长途运输消耗卵黄较多的雏鸡,及时的开食可保障鸡只采食到需要的营养物质,为重要组织及器官的发育奠定基础。

体重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7日龄体重不达标主要的因素是饲料的摄入不足。饲料的配方、形状、数量及采食的空间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1. 配方:请严格按照推荐配方进行,配方水平是通过大量的试验并结合实际使用饲料的营养水平而分析得到的最优化的配方,前四周推荐配方的育雏料(种鸡)的营养参数为代谢能2850大卡/公斤,粗蛋白19%,可消化赖氨酸0.93%,有的公司为了提高一周末的体重,会使用类似于肉鸡的饲料配方,大大提高能量及蛋白,比如能量3100以上,蛋白21%~23%,对初产雏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因为实际生产中,饲料原料的可消化率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各种原料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抗营养因子,促进消化的酶制剂的使用对提高消化效率至关重要。

比如豆粕中存在的甘露聚糖,可能威胁到受到长途运输影响造成消化道功能不好的初产雏鸡发生“糊肛”的现象,需要在做配方考虑酶制剂的使用及豆粕的总使用比例。

2.  料型:推荐的开口料都使用破碎料,制粒有利于减少原料中残留的细菌等有害微生物,制粒之后进行破碎是为了满足小鸡采食的需要,种鸡手册建议28天以后才更换料型为颗粒料,实际生产中,如果28天开食后使用料线,可以继续使用破碎料,能够使得采食时间适度延长,有利于控制体重的均匀度。

3.  数量及料位:第一周建议自由采食,推荐的第一周平均饲料采食量为21~26克。

种鸡手册推荐在地面铺设垫纸,可以把前三天每只鸡40克饲料提前撒放在育雏区域50%的地方,实际操作中,我们建议可以均匀撒放在100%育雏区域,以提高第一天的开食比率。

出于生物安全风险和材料质量考虑,我们不建议使用旧的报纸或者其他任何翻新的纸。雏鸡投放在育雏区域最大的密度应该不超过70只/方平米。

很多公司采用局部区域育雏,鸡舍前几天的密度是40只鸡/平方米 ,然后在7到14天增加到整栋鸡舍育雏。育雏扩栏的时间取决于鸡舍的环境情况。

4.  评估鸡群采食情况:在入舍后24小时之内对嗉囊的饱满度进行检查,主要对以下三种情况进行分类统计:

4.1 嗉囊饱满柔软(代表鸡只正常采食与饮水);

4.2 嗉囊饱满但明显发硬(代表仅采食未饮水);

4.3 嗉囊空(代表鸡只未能开食)。

四、总结

总结一下对于初产雏鸡育雏阶段的关键点:

1. 环境温度是否适合以雏鸡肛温的检测为标准(40~40.6摄氏度,104~105华氏度),初产雏应放置在温度比较稳定的育雏位置,通常选择靠近中间的栏;

2. 饮水保持较低温度更有利于鸡只采食(最佳温度是10~14摄氏度),所以水线需要经常冲洗,存水的水箱选择放置在操作间优于鸡舍内;

3. 使用全部育雏面积进行开食(100%开食面积,40克饲料均匀撒放),评估嗉囊的饱满度是监测雏鸡开食状况的重要指标,嗉囊饱满度不达标时要检查环境条件及水料的分布,并及时调整。

一日龄雏鸡,在孵化场按照母鸡周龄进行了分类,不同周龄阶段用数字标志在盒子上。1代表32周以前,2代表33~45周,3代表46周以上。如果可能,请尽量按照标志分栏饲养。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