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昱宏生物> 昱宏共享
栏目类别

建设中国众创乡村 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今天的义乌农村大地,正历经着一场波澜壮阔、令人瞩目的巨大变革。从“小五化”建设,到城乡一体化行动,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到推进城乡集聚和美丽乡村建设,经历了数个阶段后,义乌逐渐形成了点上有特色、面上成规模、整体大变化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

  近年来,义乌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金华市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高标准编制《义乌市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创造性地提出“中国众创乡村”主题定位,勇当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新标杆。

  星级“和美乡村”创建全覆盖——

  

  高质量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2017年以来,以星级“和美乡村”与星级党组织“双星争创”为载体,义乌市结合生态廊道、“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专项提升行动,以每个村都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无违建村貌,一条干净生态的河流或一座绿色秀美的青山,一个健全的垃圾和污水收集机制,一片耕作高效的良田,一条可持续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和富民产业,一个和谐的民风习俗,一个有战斗力的班子”等“七个一”要求为核心,建立完善“一星级-一星级样板-三星级-五星级”创建体系,纵深推进星级和美乡村创建。目前,全市共累计创建美丽家庭、美丽庭院3万户,创建一星级村236个,一星级样板村40个,三星村35个,五星试点村5个,获评省美丽宜居示范村15个、省特色精品村10个、省示范乡镇3个。

  全面加快“大花园”建设步伐,系统推进农村生态保护和修复,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省第三批“无违建县”,三次摘取“大禹鼎”,义乌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生活污水专业运维、省级森林城镇创建、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居家养老服务等工作全覆盖。

  伴随南江重现昔日光彩,江畔的钟村粉墙黛瓦,成为宜居家园;缸窑村古道、古窑、古民居修旧如旧,重燃的千年窑火,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更点燃了古村的文旅梦想;上新塘村用七彩装扮整个村庄,浓墨重彩描绘桃花坞新蓝图。一个个村庄蜕变成美丽家园,让“和美义乌”焕发出别样风采。

  “国企+精品线+农业标准地”——

  

  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产业线

  义乌市探索建立市属八大集团结对共建美丽乡村机制,发挥国企资金资本、人力资源、品牌运营优势,全面深入参与精品线基础建设和沿线招商工作,景区化、差异化打造望道信仰、德胜古韵、画里南江、红糖飘香、赤岸西海等10条各具风情的美丽乡村精品线,为精品线建设提供了多元的资金和人才支持,实现村企共建共赢、共同发展。“国企+精品线”的乡村建设新模式,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经验。

  截至目前,8家国企共实施具体工程项目建设221个,完成主干道“白改黑”76公里,绿道58公里,节点景观132个,游客服务中心12个,停车场34个。2019年,义乌进一步实施精品线串联提升工程,以点连线、以线织片,将“一处美”推向“一片美”的同时,结合招商引资、自主投资、股份合作、农民众筹等多种产业植入形式,使精品线成为乡村振兴的产业线、致富线,目前已对接招引各类农业招商项目7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5个。

  主打红色旅游的望道信仰线,核心景点分水塘村,围绕“真理的味道是甜的”做深功课,使游客实地充分感知红色宣言的独特时代魅力。后宅德胜古韵精品线上,2018年引进社会资本投资1.5亿元“花间乐园”项目,沿线基础设施由后宅街道和结对的水务集团实施建设,曹村、大傅宅等周边村庄以土地入股,建设芝樱花海主题观光区,节假日人山人海,成为义乌休闲观光的地标景点。

  2019年,义乌在全国率先启动农业“标准地”改革,创新建立了农业“标准地”的“一三五七”规则体系,着力破解农业用地亩产效益不高、农业招商引资监管难等问题。目前,义乌市农业“标准地”沿各精品线向全域展开、快速推进,引进新增项目47个、面积19503亩,累计认定农业“标准地”184个,总面积49285亩。

  佛堂龙溪农业“标准地”项目,由浙江万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包括龙溪、剡溪、塔山等村沿线共计934亩农田,全年水稻总产量89.66万公斤,整齐的稻田在成为佛堂千年古镇精品线上靓丽风景的同时,更带动周边农户96户,实现村集体增收9.6万元。

  多元谋划乡村造血机制——

  

  高质量激活“三农”发展动能

  义乌市坚持在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半篇”文章上下功夫,推动新村驶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推广发展集体经济“造血十法”,引导村集体成立经营公司,鼓励村民以土地、资金众筹入股农业项目实现致富增收。大陈镇马畈村流转全村土地,众筹经营农业奇幻乐园;佛堂镇小六石村“网红”玻璃桥,打造“乡村版迪士尼”;后宅街道李祖村引进创客,打造中国“一带一路”国际乡村生活综合体。

  结合义乌国际商贸城市的特质和“互联网+”思维优势,借势义乌电子商务高地,培育了青岩刘、龙回等一大批农村电商精品村,共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点580个,被阿里巴巴研究院认定为全国最大的淘宝村集群。

  大力发展“一村两楼宇”和“多村联建”的物业经济,实施物业项目107个,2017年提前完成省定消薄任务。目前,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5亿元,所有行政村年经营性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

  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高质量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2015年,义乌市入选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首创首提、先行先试的宅基地“三权分置”已上升为中央顶层制度设计;农房抵押贷款、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和超标准有偿使用、有偿选位等多项改革工作成果位列全国第一;提出的修法建议有18条被采纳,义乌农村和农民通过改革共获利75.16亿元。

  编制“1(镇区、城市分区)+X(中心村)+Y(保留村)”的镇村规划体系,多途径保障农民住有所居,城镇规划区红线范围内实行新社区集聚建设,将1.5万名农民纳入城市生活;农村规划区范围2017年以来启动138个村改造升级,已开工建设91个村,3953户农户落地。发挥市场配置作用,2018年成功实现宅基地使用权跨村跨镇街流转,总成交价款3636余万元,村集体收益1540余万元。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价格体系,全市已完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40宗,总面积241.51亩,村集体获益1.6亿元。

  党建引领文明和谐风尚——

  

  高质量夯实乡村治理基础

  义乌市充分发挥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龙头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巩固农村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地位,打造“五星级”基层党组织102个,大力实施“红色领雁工程”,建强乡村振兴骨干力量,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探索各具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如何斯路村的“道德银行”、陇头朱村的“红梅指数”等,开展乡村治理信用体系建设,引导村民自觉参与乡村振兴。2018年,获评省级善治示范村47个。

  实施乡风文明培育提升行动,全市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205家,整合改造礼堂、讲堂及室外活动场所近26万平方米,被评为首批“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先进县市区”。深入挖掘义乌传统“勤耕好学”文化精神,推广“徐侨好家风”,打响义乌“孝义”道德品牌。

  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义乌市乡村振兴稳步前行。今年3月,义乌市成功入选全省第一批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先行创建单位,10月10日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工作现场会在义乌市召开。下一步,义乌市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打响“中国众创乡村”品牌,建设具有义乌特色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161